“法官+调解员”联手出击!一场大雨中的家事“破冰”行动

作者: 杨静波来源: 来凤法院 时间:2025-11-18 17:05:56

“法官,这日子真过不下去了!”2025年9月22日,李菊(化名)脚步匆匆地走进来凤县人民法院立案大厅,语气坚定,“我必须离婚!”

立案法官一听,心里咯噔一下。原来,李菊和丈夫吴正(化名)结婚二十多年,有一双儿女。可吴正酗酒的毛病,成了家庭幸福的“头号杀手”。2022年,两人大吵一架后,吴正干脆外出打工,家也越来越像旅馆。

这次,李菊是铁了心要离,她的诉求很明确:结束婚姻,拿到女儿抚养权,并分割好财产。

面对这个“剪不断,理还乱”的局面,法官发现了一线转机——两人之间还有亲情纽带,而且吴正似乎也并不想散了这个家。在征得李菊同意后,案子被“派单”给了来凤县综治中心家事纠纷调解委员会,由冉莉莉法官幕后指导,调解员邱桂菊前台“攻坚”,一场家庭“破冰”行动就此展开。

第二天,调解员邱桂菊就打算上门“家访”。不巧,天公不作美,下起了大雨,而冉莉莉法官也因为开庭无法到场。

但这都没能阻止调解的步伐!冉法官利用开庭间隙,和路上的邱桂菊通电话,当起了“远程智囊”:“桂菊,可以从他们多年的感情基础、孩子成长,还有法律相关规定这几个角度试试看!”

当邱桂菊冒着雨敲开李菊家的门时,李菊眼圈红红地迎上来:“快进来!真是太麻烦你们了……可是,我这次必须离,他昨晚老毛病又犯了!”一旁的吴正则耷拉着脑袋,一言不发。

“老吴,喝点小酒放松可以,但‘耍酒疯’完全不对了啊!”邱桂菊开门见山,“听说你也不想离,那得拿出实际行动来改才行。”

吴正懊悔地搓着手:“我……我每次喝完就控制不住,后悔啊!”

“李菊,你看他认错态度还行,要不咱再观察观察?让他写个保证书,你和孩子一起监督他?”邱桂菊试着劝和。

“没用的,他保证书都写过一沓了!”李菊连连摇头。

一看这招不行,邱桂菊立马切换频道,聊起了他们的孩子。果然,一提到两个优秀的孩子,尤其是正在冲刺重点高中的小女儿,夫妻俩的脸上都浮现出温柔的神色。

“孩子正是关键时期,咱们是不是再努力一下,给这个家一次机会?”邱桂菊轻声说。李菊的态度终于有所松动,低声叹息:“我知道离婚对孩子不好,可我心里苦啊……”

就在这时,“滴滴滴”——冉莉莉法官的视频请求及时接入!看着手机屏幕里身着法袍、身在法庭的法官,李菊仿佛找到了“主心骨”,连忙咨询起离婚的法律问题。

冉法官化身“普法主播”,耐心地解释了判决离婚的法律条件、孩子抚养权和财产分割的原则,并温和地点出:“李菊,根据你目前的情况,法院可能很难一次就判决离婚。但如果你坚定要离婚,一定要注意收集证据,保护自己。

法律的严肃性加上调解员的温情,终于触动了吴正。他再次郑重承诺,一定改掉恶习。李菊也同意,给彼此一个月的“观察期”。

一个月后,冉法官和邱调解员进行了回访。这次,迎接他们的是李菊的笑脸。

“太感谢你们了!这一个月,老吴跟换了个人似的,没酗酒,没耍酒疯,是你们帮我们把这个家又扶正了!”李菊激动地说。吴正也在一旁不好意思地笑着。

冉莉莉法官欣慰地笑了:“夫妻相处是门学问,有商有量才能长久。以后有啥问题,随时可以来找我们的调解员帮忙!”

“咱们综治中心离法院近,不用进法庭就能享受到‘法官+调解员’的VIP服务!”李菊由衷地称赞,并最终撤回了离婚起诉。

调解员邱桂菊感慨:“调解,就是帮大家在情绪的乱麻里理出个头绪来。” 冉莉莉法官则认为:“办案子,就得有‘如我在诉’的同理心,既要给调解员专业支撑,更要给老百姓实质性的帮助。”

近年来,来凤县人民法院大力推行的“法院+”联调模式,正是在这样一桩桩实实在在的案子中,将司法的温度,精准地送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