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里,他拨通了电话

来源: 蒋鹏 时间:2024-07-15 09:11:56

一通夜间电话,原本陷入僵局的“调解”动了起来,案件的突破口得以打开

夏兰(化名)是浙江省玉环市一家塑料公司的老板娘,在2023年5月给员工发工资时,因操作失误将钱款6000元转到了家住三胡乡的胡倩(化名)银行卡上,因胡倩曾经是该塑料公司员工,夏兰的财务室电脑上留有胡倩的中国银行卡信息,一时不察,就发生了误转。为了拿回这笔误转的钱款,夏兰多次打给胡倩,但都被认为在诈骗。

“我的这张银行卡早就没用了,根本就没这回事儿!”胡倩坚持着。夏兰沟通无果,向三胡法庭提起诉讼。

法庭受理案件后,向胡倩送达民事起诉状、开庭传票,然而胡倩始终不肯出面应对。

开庭时间将近,胡倩依旧没有到场,接下来怎么办?三胡法庭负责人蒋鹏反复衡量,可以直接判决,但双方满怀怨气都这么大,能不能取得案结事了、双方当事人都满意的效果呢?法庭工作人员心中也充满了疑问。

“每次拨打胡倩的电话,背景音都是异常嘈杂,无人说话,会不会白天在工厂,不适合讨论这件事情呢?”

蒋鹏准备在晚上碰碰运气,如果能够把事情讲通、讲懂、讲透,就免去了后续执行上的麻烦。

晚上9点30分,一阵短暂的铃声后,“喂”电话里有了回应,蒋鹏告知了胡倩被起诉的事实。胡倩很委屈,明明是对方打错了卡,怎么还把自己起诉到法院?并且那张卡早就不用了。胡倩电话旁的工友也补充说,说胡倩老公刚去世,现在独自一人拉扯着几个孩子,如今又被人起诉了,着实很糟心。

蒋鹏表示在情感上能理解,但是从法律上讲,不管卡有没有用,如果真的收到了这笔钱,需要退回去,不能拿人家的。胡倩一听,也觉得是这个道理,就跟蒋鹏表示,和银行核实后,若情况属实,就趁着月末假期把钱退回去。

月末,蒋鹏的微信上等来了好消息。胡倩如约将6000元交到了夏兰的家人手上。案件最终在欢声笑语中落下了帷幕。

三胡法庭坚持因案制宜原则,兼顾法、理、情,用心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,始终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,通过一桩桩“小案”,将矛盾化解在基层,解决在当地,将司法为民真正落到实处,绘就能动司法新“枫”景。